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基层党建

兰坪县:党建引领以“红色力量”撑起“一老一小”幸福伞

2025-04-11 10:48:31 浏览:{{ hits }} 来源:兰坪县委组织部 语音阅读正文

“一老一小”一头连着“夕阳”,一头连着“朝阳”,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。近年来,兰坪县以基层党组织为轴心,坚持党建引领,统筹推进养老托幼服务体系建设,通过党组织联动、资源整合、机制创新,构建起覆盖城乡的“一老一小”关爱服务体系,为特殊群体撑起“红色保护伞”。

强化组织引领,构建三级联动责任体系。以党组织为轴心,建立“县—乡—村”三级责任体系,形成党委统筹、支部落实、党员带头的服务格局。县级统筹规划,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“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小组”,制定《兰坪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》,将养老托幼纳入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考核体系,明确24个成员单位职责分工;乡级协调落实,各乡镇(街道)党(工)委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整合卫生院、学校、社工组织等资源,打造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和“家门口托育点”,兰坪县通过领导干部挂联包保“432”工作机制,38名县处级干部、78名乡镇班子成员包保462名特殊困难老年人;村级精细服务,以自然村为单位划分网格,党员带头包保联系特殊群体,定期开展探访照料、课业辅导等志愿服务,116名村(社区)儿童主任、63个儿童之家实现全覆盖,对留守儿童实行“一户一档”动态管理,签订监护协议1817份。

深化服务机制,打造精准关爱闭环。聚焦“老有颐养、幼有善育”目标,创新服务载体,形成“主动发现、精准帮扶、长效跟踪”的闭环机制。主动摸排,动态管理。开展留守老人、儿童“一月一走访、一月一动态”探访巡防,摸排率达100%。通过“4221”工作机制,将525名重点留守儿童纳入县领导包保范围,联动社工、志愿者提供心理疏导、课业辅导等服务。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实施“四包”责任制(县处级干部包乡镇、乡镇班子成员包村(社区)、挂联单位包楼栋(组)、村干部包户),动态监测生活状况,消除风险隐患。资源整合,多维帮扶。养老领域:建成5所农村敬老院、2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实施适老化改造以来为450户失能老年人进行适老化改造,为9名留守老人提供集中供养服务,累计发放高龄津贴3390人82.784万元。托幼领域:通过“活水计划”发放助学金14.88万元,建设4个“阳光小屋”,开展“四点半课堂”等社工服务项目,惠及2782名困境儿童。专业赋能,提质增效。联合卫健、残联等部门开展老年人自理能力评估,精准划分护理等级,累计发放护理补贴128.28万元。引入社工机构承接政府购买服务,开展“小脚丫成长”夏令营、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,覆盖儿童30人次。

创新治理路径,激发多元参与活力。基层党组织通过“党建+项目+社工”模式,撬动社会资源参与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。党员先锋示范:设立民政“党员先锋岗”服务窗口,办理窗口事项5400余件;组建“爱心妈妈”志愿服务队74人,结对帮扶108名留守儿童。社会力量联动:链接滇沪协作资源,争取价值30.439万元爱心物资,覆盖2782名困境人员;联合团委、妇联、教体等部门开展“护‘未’成长情暖兰坪””主题活动,构建家庭、学校、司法等“六大保护”网络。数字赋能监管:依托救助系统建立“精准救助共同体”,完成低保复核488户、经济状况核对1266人次,确保政策精准落地。

下一步,兰坪县将继续深化“党建+”模式,聚焦“一老一小”需求,着力构建更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,让老年人享受更健康、更幸福的晚年,让儿童拥有更安全、更幸福的童年,让“朝阳”更蓬勃,让“夕阳”更绚烂,让服务触手可及,让老有所为、小有所乐。


推荐阅读